图片
文章正文
论文 《罗氏与仫佬族的渊源》
作者:罗顺阶    发布于:2020-07-10 06:23:48    文字:【】【】【

罗顺阶2020/07/10

 

 在当今社会,姓氏文化方兴未艾,寻根问祖,修谱建祠,家国情怀,文化认同,也并非不是件好事,国有史,府有志,家族有谱,老百姓用文字记载下自已又何尝不可呢?且许多文献资料都是从谱牒中得来。我热衷于家族事业,也喜欢阅这方面的文字。但很少见到汉人融于少数民族的文字。这次我有幸结识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罗英琼姐妹俩,611日,英琼宗亲来浏阳找到我,她说慕名前来,今天终于得见尊颜,要我帮她写首仫佬族特有的走坡歌词,并自我介绍说,她虽是仫佬族,但也是珠公后裔,豫章罗氏。还邀请我去罗城体验生活。罗城是仫佬族聚居地,罗姓又是仫佬族的一个大姓,所以叫罗城,也是刘三姐的故乡。我深知广西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多元文化的自治区。也知道仫佬族走坡歌舞曾在央视春晚岀演过,也是罗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写词只好勉强答应。但罗姓融于少数民族—仫佬族,引起了我极大兴趣,这得从仫佬族起源说起。

 仫佬族是由古代的“僚人”发展演变而来的,晋人常璩《华阳公志。南中志》中,即有关于“僚人”在云贵高原云岭山脉南沿一带活动的记载。唐宋以后,《岭外代答》、《溪蛮丛笑》等史籍中出现了“僚”、“伶”人们共同体的记述。《天河县志》、《大清一统志》说:“伶人又名僚,俗名姆佬”,可见仫佬与僚、伶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学术界一般认为,仫佬族是从僚、伶中分化出来形成的单一民族,其时间大约在宋代。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仫佬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毛难语、侗语非常接近。由于仫佬族人民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密切,仫佬语中吸收了不少汉、壮语词汇,绝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部分人还会说壮话。仫佬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人口数为207352

  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这是他们历来用以歌唱生产、生活与感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艺术形式。歌的种类有:“随口答”,是即兴而作的短歌,多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随问随答的对歌,句式有四句或六句,每句都是七言的,也有少数为六字头七字尾,押脚韵;“古条歌”,即为叙事式歌谣。有歌舞,其内容为民间流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以15-- 30首为一条组成的长歌,叫“古条”,是民间歌手世代相传下来的;“口风”,是一种讽刺性歌谣,亦称口角歌,内容不拘,随编随唱,有“正口风”和“烂口风”之分。前者较文明,后者较粗俗,都富有机智、幽默、诙谐。电影《刘三姐》就是以“走坡歌”的对歌形式拍摄。

    罗姓怎样融于仫佬族的,怎样融于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的?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有的无从考证,也无法考证。一种说法是:匡正建立罗国后,罗氏族人诚实厚道,在宜城属地筑巢安家,男猎女织,兢兢业业,尽忠奉国。经过208年的安定生活后,罗国逐渐繁荣发展,与邻邦和睦相处。好景不长。春秋之际,正是列强群雄弱肉强食的混战时期。楚国日渐强大,不断向外扩张。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自立为王。此后,楚王率军东征西战,南方诸小国,不断受到楚国的侵扰,罗国也在其中。史书记载,罗国与楚国有过多次冲突和战事。楚武王41(公元前700),楚伐绞。罗国企图乘机偷袭楚部,罗大夫伯喜受命到彭水(今河南昌魏县)去多次侦察,准备出击,结果被楚人发现。慑于楚国的强大,罗国只得按兵不动。这个事情,让楚将屈瑕大为震怒。第二年,罗国遭到楚国的报复,楚罗双方打了一场恶仗。楚国伐罗的主将,正是屈瑕。楚国前一年伐绞大获全胜,屈瑕骄矜自负,很是轻视罗国。为尽早攻克罗国,屈瑕督军尽快渡过鄢水,队列错乱也在所不惜。渡水后,楚军军容凌乱,罗国联合邓国、卢国对抗楚国,见楚军阵容混乱,立即出击。楚军腹背受攻,迅速溃败。屈瑕因退路被罗国、卢国联军截断,只得率领残部向南逃窜,罗军紧追不舍。楚军溃不成军,逃至荒谷(今江陵县境)一带。屈瑕羞愧难当,自缢于荒谷。但楚国毕竟是大国,实力雄厚。罗国只是个附属小国,难以与强楚抗衡。延续到罗国第20世君主晖时,罗国国势渐衰,只得向楚国进贡。公元前596年,楚国完全占领罗国,罗国彻底被灭,原地另置鄢国。楚文王时,将国都从丹阳迁到郢。罗国遗民集居在枝江。其实已为奴隶。

  还有一部罗人不愿降服楚国,他们和卢、庸遗民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于阆中,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继续西迁到北胜县,成为彝族的大姓.罗氏罗姓是彝族的一支大姓.乾隆《北胜府志》卷25贵州彝族亦有罗氏。据《贵阳府志》:贵州水西彝族“安氏,其先曰济火,本姓罗氏”,因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为罗旬国王。还有段传说:“水西土司安氏之先,盖出昆明。有祝明者,居堂狼山中,以伐山通道为业。久之,木拔道通,渐成聚落,号其地为罗邑,又号其山为罗邑山”(康熙《大定府志》)。大理国时期,所设三十多部中就有罗部、罗婺部、罗雄部、罗伽部。(方国瑜《彝族史稿》)彝族的种号多以父名母姓取名,如《元史·地理志》云南行省武定路:“以其远祖罗婺为部名”;罗雄州:“有罗雄者居此甸,至其孙普恐,名其部曰罗雄”。彝族中还有这样的话:“罗婺粮好拨,罗婺子孙不能做人家的奴隶”。由此可见,一部分罗人融入了彝族。

   另一种说法是:罗姓是僚人(仫佬族)人口较多的大姓之一。罗珠公任九江大守时,举家从长沙迁往江西。后来,有子孙又从江西辗转迁徙到广西,(例如,我编“浏阳罗氏”联族合谱这书时,46个支系都是居厚后裔,珠公其他5子没有记载和去向。这五子有可能迁往外地,修谱一般只叙直系,旁系即另支直系修,这也在是情理中。笔者按)唐代西原蛮首领有姓罗者,西原地区在今广西左、右江流域。 据说罗霄山脉的得名也是以先祖罗霄而命名。再后来,又辗转迁到贵州,形成罗甸国和罗番。《经世大典·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罗殿国主罗阿察等及遏蛮军番主罗笃纳土来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顺元诸蛮夷官》篇中则作:“罗甸国主罗阿察”,又谓“八番,罗氏等国”,后又分别立八番、罗甸二宣慰司。在罗甸国置罗番遏蛮军安抚司。又设罗博县,今改为罗甸县。今罗氏仍为布依族中之大姓,为罗甸国和罗番的后裔。其统治中心更多的时候大概是在今天望谟的乐旺(罗王)村。尽管该国的势力时有消长,但是,在中原专制帝国虎视眈眈之下能够连续存在五百多年,可不是简单的事。在汉文文献里有记载的最早僚人(仫佬族)罗姓人物有罗阿资,及其后裔罗以植、罗以崇两兄弟,他们是元代罗甸遏蛮安抚司(罗甸国到元代之后改称)的首领,也是罗甸国的世袭首领。罗甸(殿)国的首领在立国的初期,被唐王朝封为“罗殿王”,大约到了唐末五代十国以后,由于汉族逃离中原,大量迁徙南方边地,罗甸国贵族受更加深一层的汉文化影响,逐以国名为姓取汉名。到北宋末年,由于中原专制统治者对僚人地区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不但残酷镇压南僚地区侬智高部族的反抗,在北僚地区也对罗甸国实行打压,并利用自三国时代起就移居黔西北地区的羌氐族系水西部(贵州彝族先民)来对罗甸国进行双向联合挤逼。自十一世纪中期(北宋至和年间)以后,罗甸国被宋朝所遣将领王、黄两氏占据,罗甸国王沦落为地方蕃主--罗蕃(今册亨罗烦)。从此,直至清代初期“改土归流”,罗氏政权才真正消失。)。“八番”首领中的大多数姓氏如卢、罗、韦、龙等,至今仍是仫佬族人口众多的大姓。另据乾隆《独山州志》载:“明洪武初,独山司分地方为九牌……又立奉目曰莫、曰陆、曰梁、曰黎、曰韦、曰孟、曰岑、曰罗、曰吴共九人,是为九姓。分姓分管九牌,而统于土司,故名‘九名九姓长官司’也。”今独山县内的莫、陆、罗等九姓都是布依族。咸丰《安顺府志》卷一五《风俗志》所载“仲家”七大姓中就有罗氏。清末与罗光远发动“覆清灭洋”起义的贵定人罗发先,就是布依族人。罗姓族人上千年的历史线索是相当明晰的。

  据当地罗氏家谱,部分墓碑记载和寨老介绍,清朝咸丰年间,都匀地区各民族受广西太平军起义和黔东南苗族张秀眉揭竿起义等抗清抗暴运动的影响,与都匀、贵定交界的摆忙石板寨布依农民罗维,自幼习武、性格刚直,正值年轻力壮的他组织当地农民在当地各山头修筑了12个踞垒分兵固守,并在都匀、贵定等周边进行“抗粮抗苛捐杂税”等抗暴活动,同时还与坝固苗族柳天成等率领的义军轮番围攻都匀城,云贵总督恒春亲自围剿。1871年清迁调集大批官军进政各路义军,罗维率领的上千义军与清军顽强抵抗,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逃往深山老林,医治无效于1974年身亡。现在当地营坡山麓南侧有罗维之墓,碑文略有记载此段战斗史。由此可见,一部分罗姓己融入了彝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这些罗姓,已经是少数民族的罗姓,而不是汉族的罗姓了。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罗炳辉 就是彝族人,但他家谱明确是源于豫章罗氏。

  由此可见,豫章罗氏不单是我们汉族罗氏的郡望,也是少数民族罗氏的郡望。换句话说,罗珠公的子孙不但遍布海内外,也遍布于各少数民族。 作为罗氏子孙的一员,渴望能正本清源,但因时代久远,资料匮乏,难圆此梦。仫佬族罗氏和其他少数民族是豫章什么世代分枝,有待进一步查证。我相信,在全体罗氏的共同努力下,圆梦罗氏大家庭。

 

脚注栏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0-2016    罗氏文学艺术网  皖ICP备16007674号-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