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章正文
罗黄云杂事记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12 19:08:54    文字:【】【】【

admin2024/03/12

 

(罗光向推荐)

/张明贵

 

罗黄云,字大田,清遵义县南乡清潭里又八甲青山人(今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泸江村青山组),生卒年无考。从已有的记载看,大约生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祖父罗以忠,湖广黄州府人,明万历朝进士,天启年间任北直永平知府。甲申之变后,追随南明永历朝廷,辗转两广黔滇。南明亡,携家隐迹遵义龙坪;父亲罗兆甡,遵义清初诗坛“一罗三李”之“一罗”,文学家、诗词家。

罗黄云出生于官宦逃亡后的贫穷之家,朝迁市变,垂髫之年即饥寒相伴。文人出身的父亲对他管束极严,幼时读书便显大志,因之行吟坐咏、敏而好学。及至束发之年春二月,经层层保举参加县试,秀出班行。之后于同年初夏四月,又接连参加府试三场考试,连战皆捷,取得生员资格。之后,父亲罗兆甡将其带往西坪掌台寺书院从学,得到师祖陈启相,师伯谈亮、师叔陈名世等名儒点拔,淹贯经史,博通百家,得其衣钵之传,就正有道;期间又与谈宣等侪辈穷幽极微,学业竿头日上。及至弱冠,英英玉立,龙章凤姿;又性情温润敦厚,冰魂雪魄,高情致远。     

康熙丁酉年八月,罗黄云以遵义军民府录科生员资格,赴省会成都贡院参加乡试考试,顺遂中举。之后的九年间,又以举人资格三次赴京,参加朝廷春闱考试,结果天不遂人愿,均止于会试之门。     

直到雍正四年,罗黄云才接到朝廷任命,于是弹冠振衿,千里迢迢前往江西吉安府担任吉水知县至雍正九年,雍正十年再任吉水知县。雍正十一年,改任江西临江府峡江知县,雍正十二年冬休致归里。     

由于所处时代、环境不同,生活遭遇所刻下的印记,及由此形成的性格差异也不尽相同。罗黄云少了些父亲罗兆甡的愤激不拘,却多了几分内敛平和,但在性格耿直狷介一点,却又与父亲极其相似。罗黄云出身底层,于落泊的官宦之家和书香之家长大,能体察底层百姓疾苦,深谙底层百姓诉求。因此无论两任吉水知县,还是一宰峡江知县的九年时间里,他作为朝廷基层最高权力代表,对上需要为朝廷发声,及时准确传达和执行朝廷旨意,做到清正廉洁、嘉谋善政;对下须做到秉公执法,体恤庶民。然官场如名利场、勾心斗角,贪赃纳贿、与其难与和光同尘,不如以淡然心态主动请辞。     

脱去官服,归至家中,就卸掉了名利场的枷锁,既无皇命附身之履薄临渊,也无案牍劳形之惮精竭虑,内心彻底摆脱形役牵绊。在青山家中,则褐麻宽褂,牛头短裤,赤脚草鞋,与乡间老农无异,倒也潇散随意。若外出交际应酬,则着一件一裹圆长衫,外罩对襟马褂,内罩白布衫,掩腰长裤, 统靴布袜,也尽显风流儒雅。余下来的时光,罗黄云于僻静的乡间课书教子,闲云野鹤,直至终老。     

有关罗黄云考中举人及两任吉水知县,一任峡江知县行迹,在《临江府志》《吉水县志》《峡江县志》里均有明确记载。其为江西吉水山原罗氏族谱撰序、为父母迁葬树碑表墓、捐资修建上盩水桥、为茶山关渡口撰“功垂不朽碑”文等活动踪迹,在《白云诗集》《清水罗氏宗谱》《遵义府志》《山原罗氏族谱序》里均有记载。     

今据志书及相关记载,兹录其行迹四、五记之,以示礼敬乡邦贤达。

一 云天高谊旷古情

罗黄云休致归家后,先是接到一封重要书信,然后接待了一位重要客人。     

书信是谈宣寄来的。     

谈宣,谈亮孙,谈远子,字师陆,遵义县南乡平水里西坪人。雍正甲辰年举人,始任陕西洵县知县,后改四川眉州、垫江、建水县事,终云南永宁府经历。罗兆甡弱冠之年,即前往西坪掌台寺拜陈启相为师,又与陈启相女婿,进士出身,年长他十九岁的谈亮亦师亦友,更与谈亮长子谈远年岁相当,情谊甚笃,因之后来两家结为姻亲,谈宣娶罗兆甡女为妻,为罗黄云妹婿。     

时谈宣已由陕西洵知县改任四川垫江知县、闻姻兄罗黄云辞官归里,内心五味杂陈,于是去书一封,以示安慰。在之前的互通书信中,罗黄云曾多次向他表明归隐心迹,对姻兄的选择,谈宣内心是尊重的。因此谈宣信中,先是告之近期任上的一些情况,及拉一些家常,只在信末,录苏轼予友人赵昶词以赠:“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谈宣借苏轼词,夸赞姻兄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县令,极尽推崇他不计仕途得失,毅然请辞,对其素抱澄清之志,不肯龌龊终老的洒脱态度大加鼓励。然后以自谦口吻,说自己凭借着虚名居官,不免玷辱士林,对姻兄的推崇以及惜才的心理,见之于言外;同时委婉道出自己秋光都是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的心迹,借此说明辞官也并非不幸,慰勉有加。接着语气带着几分幽默,言当初自己是因为“良田”全无,才走到仕途上来,叹息石田茅屋,未尝一日有忘之初衷。且自嘲自己如果归去,还是没有“良田”,所以想归却不能归,道出同样身处官场,却身不由己的无奈与纠结。

罗黄云与谈宣年岁相差不大,由于父辈关系迭加,因之彼此情谊深厚、心心相通。谈宣对罗黄云的选择,及罗黄云对谈宣仍身处官场的无奈,彼此间声气相通。      罗黄云接待的重要客人,竟是七十八岁高龄的姻亲长辈李专。     

李专,字知山,遵义人,康熙丙寅拔贡,遵义清初诗坛“一罗三李”之“一李。”李专居遵期间,娶罗以忠女为妻,为罗兆甡妹婿,罗黄云姑父。     

罗黄云尚在江西峡江县出发时,就去书将请辞归里之事告之。李专与尚嵇清水罗氏一家,一世姻亲两世情,不但与姻兄罗兆甡深情厚谊,就是对妻侄罗黄云,也怜爱有加。初接书,李专不禁顿感意外,甚至错愕惋叹,他是举重若轻,性格豁达之人,对这位妻侄的取舍,只言:“此子有乃父风骨”,旋即释然。     

时李专已从遵义移居息烽,估摸罗黄云归家后,便在次子李献陪侍下,专程从息烽上潦赶来尚嵇探视。对罗黄云来说,此际长辈中祖父罗以忠、父亲罗兆甡及师祖陈启相、师伯谈亮,大伯罗兆鼎均已辞世,唯剩华发苍颜的姑父李专。见姑父不辞爬涉之累,专程探视,罗黄云不禁悲从中来。好在李专一生性情豪爽,又机趣蕴藉,见面只字不言罗黄云休致之事。因性善饮、即使朝枚之年也量如江海,晤面之后,直呼樽酒浮觞。李专在罗黄云家中,日日放歌纵酒,旬月而去。临别时,挥毫作《罗大田罢官归里》以赠:

贤劳两度宰江城,今日身如一叶轻。

但使童叟长颂祷,不须通显到台衡。

归田直欲寻真乐,课子还将立大名。

为问风流谁得似?菊松三径蒋元卿。

诗首联赞叹:你两度担任吉水知县,又一宰峡江县事,任职期间贤良劳累,现在罢官归里,摆脱形役之累,身如一叶之轻。颔联安慰:即使吉水、峡江两县的父老乡亲,祈祷祝颂你的贤良劳累,也不需要做到官位煊赫的宰辅大臣。颈联劝告:归家寻找自己内心的真实和快乐,还能课书教子,燕翼贻谋,让后世子孙袭治承弓,扬名显耀。尾联开脱:如果要问风流洒脱、无拘无束的生活能和谁相比较,大概只有西汉廉直的杜陵人蒋诩以病免官,归乡里,卧不出,效仿陶潜,在菊花松树下辟出三条小路的蒋元卿了。     

知姑父嗜饮,李专辞归时,细心的罗黄云特地备上数坛陈酿相赠,并雇了挑伕,随同送至息烽上潦家中。      

罗黄云虽然以淡然心态辞官,但心里偶尔也会生出些许怅惘。妹婿兼挚友谈宣的书信,姻亲长辈李专的探视,这多少给他落寞的回乡之旅,增添一丝温暖与慰藉。

二 树碑表墓尽子孝

罗黄云归家后的那一段时间是忙碌的,先是姑父李专探视,后是亲朋故旧拜访,月余方得以歇。     

之后,罗黄云要做一件要紧的事情,那就是将父母之墓迁移合葬。     

父亲罗兆甡一生奔走于文场,寻仕进于路途,其亟思用志驱使,使他疏于家业,耽于农耕,求非温饱,受尽炎凉,终了唯岁月无情自奔忙。康熙四十一年七月里,壮志未酬而含恨辞世。时兄罗靖,弟罗竑兄弟三人年纪尚幼,还不能完全独立支撑起家庭。因家贫,只得在邻里帮助之下,将父亲尸体入敛,略去许多丧葬礼仪,随意择地而葬。其后几年,母亲黄老夫人也撒手人寰,亦简单掩葬。父亲辞世十又五年,到康熙五十六年,他才乡试中举。又九载,到雍正四年,方接到朝廷任命,前往江西临江府担任吉水知县。自古父凭子贵,母以子显,想自己身为知县,却常常感到父母福浅命薄,没有享受到儿辈荣光而一直内疚自责。于是朝思暮想,定在适宜之机,将父母墓址择良地而合葬,使之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让双亲在天之灵得到安息。身为一方父母官,朝廷倡导以孝治天下,况古人事死如事生,身为读书人,更应身体力行。     

此时兄长罗靖,已经请了一位来自渝州的堪舆大师候于家中。接下来的几天里,大师手执罗盘,于坝子四周山脉远眺近观,后据山脉走向,一路撵到团溪地界,在一个名叫小垭口的山坳处放置罗盘,久久环视一番后,曰:“观大娄山悠悠余脉绵延至此,形成气象团聚之势。墓址选此,龙鸾落影,韬藏穴脉。背后群峰屏障,巍延迤逦;左右青山相簇,似一仙人端坐于此,呼形唤象,曰仙人打坐;此处藏风纳气,山水环抱,后代必富贵显达,人事兴旺。”     

罗黄云兄弟依大师指点,墓址选定,含泪撰写了碑文,并亲自手书于石,请匠人錾刻于碑,碑文曰:

□□□□□□□□村之先王父葵赤公前明天启时任直隶永平府□□□国□□家有子女不能顾顺□花甲年□始生老大人□公□□□□□□□祖母贫无自给自成□即为人作嫁衣以求衣食状□□□□时此□奔走文场康熙壬午□以明经赍志殁也时不孝年□□□□□文□公□海精堪舆渝四□□经遵详视不吉终卜地□□□鹿游此三十年来□姓繁衍先人□在地下应尤甚安□不孝待□□□□□使先□仍理梦草不孝回籍心□悲之私念王父焉君父□□□□家族次为献贼属□夫亲人立口莫知其处者无赏心千百□□□□□□□□□□八树表之完记其願□于碑阴使后世子孙   

□任江西吉安府峡江县知县不孝男云熏沐拜撰

今罗兆甡与夫人黄氏合葬墓仍在原处,岁月侵蚀,墓塌碑断,其后裔于近年按照原貌修缮恢复,碑重新竖立。当年罗黄云兄弟为双亲所立原墓碑,罗氏后裔将其移往一侧,重竖保存。由于时间已逝三百余载,历经风雨剥蚀,今碑顶不存,只剩断碣残碑。碑上文字风化漫漶,且多缺失。但从现存残碑上断续文字辨析,仍可提取以下信息。

第一,知今尚嵇清水罗氏一脉入遵始祖名及表字,何时何地所任何官职。第二,知罗以忠妻张氏,即罗黄云祖母因家贫,几无自给,只能给人做嫁衣,以求取衣食之生计窘迫状况。第三,罗兆甡一生奔走于科举考场,于康熙己已年以明经(岁贡生)终结,于康熙壬午年,抱未遂之志含恨而殁。第四,述自己在外做官,常常在梦中见双亲茔地荒草漫烟,深感未尽子孝,内心不安,故重新选良地安葬。第五,委婉表述当年父母所葬之地,地方上有精于堪舆者,常背后议论,同时遭家族中人物议,自己百喙莫辩的隐曲与苦衷。第六,表明重新将双亲迁葬一处,并树碑表墓目的,乃使后世子孙昌隆繁盛。     

碑上文字,为后世研究罗兆甡这位遵义清初文坛的重要诗人,提供了简约详核的史料依据,同时也为后世研究罗兆甡打开了一扇窗口。     

双亲迁墓合葬,了却一桩积压多年的心愿,罗黄云感到如释重负。这天弟兄及子侄、乡邻等将墓茔垒毕,碑竖之后,罗黄云遣散众人,独自一人留了下来。那一刻,山风吹拂而溪水流淌,蓝天衬着白云飞,他背倚墓碑,双脚斜斜伸展出去,疲惫地坐了下来,陷入冥思......想今欲以养亲,而亲不在,他就万念俱灰......想到此,心就禁不住隐隐胀痛。他抬起头,游移的目光散淡地望过去,掠过苍莽大山,掠过田野,似乎就不知道这天宇的边际在哪儿?同样也不知道这大地的边际在哪儿?他仿佛一粒微尘,悬在这天高地迥的宇宙之中,那怕是一丝微风,也会风流云散。他像一个迷途的游子,不知家园何在?根柢何在?他的心不禁一阵颤栗,一阵悸动,平常对仕途和生命的一点看重,原来根本就不值一哂。这时候,一丝生命的哀愁骤然袭来,沉重地压在他的心上,既尖锐揪心,又茫然游移。     

直到远处犬牙似的苍山将夕阳一点点吞噬,山谷里开始薄雾绵绵,淡淡的星辉高照,罗黄云才慢慢起身,扑打一回身上的草屑和泥土,在双亲墓前长跪揖拜之后,转身沿着荆棘小径,涉过浅浅溪水,绕过山湾人家,来到大道,深一脚浅一脚朝灯火点点的田野上走去。

三 笔翰如流撰谱序

江西吉水县城西南,有一千年古镇,曰黄桥镇。黄桥镇辖下一村,曰山原村。此村五个寨落,均属罗姓。山原罗氏为吉水县望族,其族谱屡经修撰,并得到历代大家撰序谱跋。明洪武年间进士,《永乐大典》总载解缙,曾为此地罗氏族谱作《山原罗氏族谱序》;至万历年间,又有族孙罗大紘作《山原罗氏族谱序》,后再有嗣孙罗如壁作《山原罗氏族谱跋》。雍正十年,罗黄云再任吉水知县期间,适山原罗氏重修族牒。既成,族中人将牒稿持示本家罗知县黄云,恳请作序。自伏羲造人,仓颉造字起,人皆有姓氏。姓氏为上苍所赐,祖宗沿袭,顺天理人伦,为一姓一族所独有,乃维系家族血脉之纽带。从上古“八大姓”始,到“胙土命氏”,再到秦时“姓氏合一”皆讲究姓氏渊源。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记,一国之事迹;家谱,叙世代之源流。无家史,则族无根;根不茂,则族不兴。故而修谱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使其根脉相承。而百川之水,必有其源:千荣之木,必有其本,既源出一脉,当义不容辞。罗黄云于是慎终追远,寻根溯源,遂作《山原罗氏族谱序》,序曰:

西江多罗氏,吉郡为最,吉郡多罗氏,吉邑为最,吉邑多罗氏,山原之罗,世系源流遁传,千余年若烛照,数计而指诸掌,则祖宗至积德厚也。余丙午冬来莅兹土,绅士晋谒,颇多名裔,罗氏科第俱称繁盛,诸裔孙来见者,皆□□□先世,余因取念菴公为各支所序之谱,阅之,而□□□源流。去秋余复来吉,箓今夏朔二日,余兄孝廉选贡□□□□讳齐参谒选都门,挽舟候余于官署,适□□□□阅文得佳卷,折视之,乃山原之裔,興淮也。招□□□□其谱来,诸生上达,持旧谱请序于余,匕稽罗□□□□之裔,封襄阳之宜城,周末居长沙,其后散处□□□□间。至汉,官中书省,掌尚书令左丞,赐二千石,□□□□武陵太守讳企生,唐官临淮王讳宏信,子绍□□□翰世袭王爵,诸公政绩节义,标炳史册,传至山□□□迁,自宋进士讳拯字时济,公由襄阳宜城压尸漕宦吉,因家焉。历宋而元而明,其间以理学名世,以文章名世,以勋业名世,以武功名世,以忠节孝友名世,经经纬匕原原本本家,大纮公洪先公及学士解公缙宋公濂观察肖公渊序之,至悉他如碑铭墓表,诗赋像赞,世图亦缕晰可观,至于配偶卒葬及茔穴祭典,祠堂祀田,家训遗言,世业徙居,诸大端最为领要,谱载倍详第,自大纮公而下,今上达辈而上百有余年,生息繁衍,不绪则坠矣。上达偕家族等,起而修之,上以著承先之大孝也,下以广锡类之仁慈也。予官兹土,深幸家多仁孝,予虽居夜郎,派源自合,亲亲一体,何快如之。嗣是山原□□□,愿以耕稼为定业,诗书为定习,忠厚孝友为宅□□□之本,礼乐科第为传家,贻谋之基,一展卷而时□□□□思,一拜祭而恒凛高曾之式,与九邑诸罗,长□□□□,忝宗盟实,与有荣焉,是序。

一年岁次癸丑夏五朔日     

知吉水县事夜郎黄云拜撰     

序第一层,扼要叙述山原罗氏根脉之源,繁衍之盛,归于罗氏历代祖宗积德隆厚。第二层,言自己于丙午冬担任吉水知县时,取罗念庵为各支作序谱书阅读,因阅之而知其源,从而交待作序缘由。第三层,摘要罗氏旧谱中关于罗氏一脉起源,分支迁流等况。力赞罗氏历宋、元、明,其间以理学、文章、勋业、武功、忠节、孝友名世;以碑铭墓表、诗赋像赞、配偶卒葬、茔穴祭典、祠堂祀田、家训遗言、世业徙居等实证为证,均载倍详第。第四层,点明作序心情:我于吉水作官,深感荣幸的是,家族中多仁义孝悌,使我倍感亲切。我虽然远居西南夜郎之地,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始终感觉派源自合,亲亲一体,是何等的快意!     

此为罗黄云遗世文字最多的篇幅,谱序辞采炳炳烺烺,逻辑严密;枝叶旁牍,条分缕晰。其踔绝之才,不亚乃父。     

载序之谱今存于江西吉水罗氏家族。

四 平生德义人间诵

遵义府城南十五里处有一河,古称盩水河,俗称舟水河,又名蚂蚁河。盩,意为山水盘曲貌。河之命名,想必出于一位读书人之口。县北为横贯境内的大娄山山脉,其余脉四纵旁逸,造就无数深谷幽壑。其间涓涓细流汇成山溪,山溪汇成河流,一路蜿蜒汨汨流经城南南山,长冈,于府城南小鱼洞并入湘江。盩水河属山溪性河流,秋冬季节流量不大。而到春夏,上游山洪泛滥,流经城南平坦宽阔地带,常淹灌田园,冲毁便桥,形成沼泽泥淖,阻隔出城进城交通。明清时期,自城南至今深溪水永安场,河上有三座小桥,分别为上、中、下盩水桥。三桥中除永安下盩水桥比较坚固外,其余二桥中,尤以上盩水桥(今舟水桥)均毁建频繁,给过往百姓带来极大不便。     

其不便不但给百姓带来苦痛,就连罗黄云也遭遇殊深。自幼小进出于府城开始,或参加县试府试,或随父亲入府城探友应酬,或外出游学游宦,此为必经之桥。由于山洪暴涨,桥梁冲毁,罗黄云入府城时,尝数次于泥淖中绕道而行,故对百姓之不便感同身受。多年身为一方父母官,为民排忧解难情怀,即便休致归里为平民,仍将秉政爱民视为己任。     

罗黄云回藉,与父亲罗兆甡一样,不但与府、县官员交好,即便当地士绅,也交情甚厚。一方面,出于府县官员力邀,当地乡绅所求。另一方面,罗黄云出于情怀慷慨解囊,于乾隆五年,从积存俸银中捐出一笔银两,修建城南上盩水桥,缓解当地百姓过河绕道之苦。     

“盩”为生僻字,后百姓取同音字通俗化为“舟”。“盩水”即为“舟水”,“盩水桥”也就成了“舟水桥”,其名一直沿袭至今。民间传说附会,水会冲走财富,但舟能载回,故作“舟”。     

一座桥,一段感人故事,由此演绎出一段动人佳话。今斯人不在,当年之桥亦不存,但一桩义举,却载入地方志书,便是永恒。

五 不朽之碑功永垂

茶山关险隘,位于遵义县境之南,乌江北岸,距尚嵇集镇十余里。关隘高出江面百余丈,关下渡口称茶山渡,是遵义通往开州(今开阳)、贵筑(今贵阳)要津。江水如一柄利斧,奔流至此,恼怒中猛力劈开一道深谷,喧豗汹涌而去。渡口两岸拏云攫石、巉岩耸峙,内箐深屈,鸟道羊肠,崎岖难行。此处江面狭窄,水流混沄,因此被称为险渡。乾隆年间进士,南乡清潭里人李为,曾以诗记述此关之险:

乌江无安渡,茶山尤险极。

急流一线穿,绝岸千仞植。

黔蜀古分疆,遵开今划邑。

扼要设雄关,前明时万历。

过客始经此,南北疑咫尺。

勒马及峰头,目眩失魂魄。

下临不测渊,上峙悬崖壁。

四顾几无路,径绝石自辟。

嗟彼负贩人,到此长叹息。

千百年来,当地仍有“行尽天下路,难过茶山渡”之说,乃千里乌江江流上有名的天堑雄关。     

茶山关渡口始为私渡,私渡何时所设,今已无可溯及。无论私渡或义渡,由于利益纠葛,不免日久生弊,奸宄恶仆勒索行旅商贩,导致械斗及争讼之事累有发生,使地方官员极为头痛。到了清乾隆十八年,开州及遵义士绅共同承领,分别游劝两岸富户捐银,购置田产,以供造船、修船资费及充作渡夫酬劳,由此茶山关渡口辟为官渡。     

自设为官渡的十年间,讼争之事亦由官府管理,规矩厘清,如有作奸犯科,律法处置,乃千百年幸事一件,更是盛事一桩。     

自古山川形胜,事迹事件,皆因名人而显,因诗文而彰。为彰显盛事,江流两岸官府经协商,各推一人合撰碑文。罗黄云休致归里,虽散带衡门,却于乡邦德隆望重,由此江北遵义县官府及当地士绅公推罗黄云,江南毕节大定府开州官府及当地士绅,则公推儒学廪膳生刘亮共撰碑文,恩进士迪功郎候选儒学教谕李某杰善临池,负责书法。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罗、刘二人所撰“功垂不朽”文錾刻于碑石,立于江北关隘隘口。

碑文曰:

成梁造作舟辑等事□□□□□□□□□□□□□□□弊,上赖宰官之主持,下资众善之巨助,济千万人望洋之□□□□□□□□□□□□□□渡,设关设税。未设官渡,住居人民打船济渡,日久弊生,行旅商贩经斯渡□□□勒索,□云“行尽天下路,难过茶山渡”非妄语也。地方俊杰于乾隆十八年□□□□□□□□□□□□□府县主捐置渡田,召募渡夫,修理船只,辟为官渡,只稽查奸宄,不事勒索,开邑众善闻风兴起,亦置田济渡行人。敬王道之平,今已十年矣,众善立石河岸以示后人,令余记之。夫利人之事非一,而利及亿万人,则渡为大□。一己之智力,成万代之瞻仰。施□□□济己众,其功德岂□□乎?从此口流,四海恭祝圣寿之无疆,成头众善之昌隆矣。     

原知江西临江府□江县事罗黄云撰

大定府儒学廪膳生刘亮撰

恩进士迪功郎候选儒学教谕李□杰书

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吉旦镌

碑为四棱碑,上有碑帽,正面额题“功垂不朽”。今石碑仍伫立在茶山关,俯视渡口,傲视群峰。历经二百余载岁月烟尘的洗涤,碑上文字虽部分风化剥落,却大体能辨识其内容。而作为一代风流人物留下的印记,则为后世提供了无声的石证与实证,知当年两岸官府民间,为一河一渡之利民惠民措施,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六 结语

罗黄云除以上行迹有较为明确的记载外,其余均无资料可供稽考。不过从其家谱,墓葬考察及嫡系后裔相传,依然能够判定其晚年生活的大致痕迹。     

关于罗黄云辞官归里,普通人或许认为不值,因而感到遗憾。但在古代官场,官员无论正常退休(致事),或自愿请辞(休致),基本无退休薪金,明清沿袭。而即便如此,官场也并非人人看重,如科举及第,鱼跃龙门,接到朝廷命令就出门做官,做到中途不想干了就走人。故古往今来,辞官者往往不在少数。如果一辈子没有被罢过官,或者辞过职,甚至都不好意思见人。春风得意时,做几年官,一旦失意,或不高兴就甩印走人,也然官场常态,从中也体现了古代官员率性、洒脱的一面。知进退、懂取舍、明得失,罗黄云是在其中的。     

辞官后,生计问题如何解决是焦点。古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社会关系单一,相互依赖性差,生活成本极低。农耕文明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土地的定居生活。定居的流动性差,它带来两个好处,有块地自己盖房,世代居住,房产支出成本低;同时也不像现代社会,苛捐杂税一般需要支付其他大量的费用。正因为古人以土地为命根,所以官员们在任上,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俸禄寄回老家,购置地产,生活最低限度,也能保持在士族地主阶层。有了土地作支撑,官员们即使离职,回到家乡也能自给自足,生活无忧。即便不贪墨,做一名清官,几年积攒下来,也足以保证一辈子衣食无忧。     

罗黄云致仕正是雍正年间,国力相当雄厚。因此雍正开始奉行高薪养廉国策,把养廉银作为官员稳定的法定收入。根据清《钦定户部则例》规定,像罗黄云这样身为正七品的知县,每月可按时领取银两为35两,年薪俸450两,此为基本生活费用。除此之外,年底还可得到养廉银 600 两,合计千余两,此乃一笔极为可观的合法收入。

古代士大夫追求的,还有另一层精神境界,就是甘于清贫,耕读为本。耕是基本生活条件,读是自我修炼。读又让耕超脱于生存的本源,变成了生活的情趣,故古代到处充斥着安贫乐道的精神巨人,罗黄云亦然如此。多年所积存俸银,源源寄回家中,由兄长罗靖,三弟罗竑代为购置田产,并拥有田庄。虽隐退,却也生活富足,家道殷实,因此才有周济乡邻,乐善好施等义举,这从罗氏后人口口相传中可以得到一些佐证。     

罗黄云与父亲罗兆甡,在性格等诸多方面截然不同。罗兆甡七次参加科考,耗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仅一岁贡终生。又三次外出寻找仕进机会,足迹遍及中原、西北及西南,最终岁月无情自奔忙,怀一腔未酬壮志含恨辞世。虽才探龙颔,却怀才不遇,多舛的命运,不平的遭遇,使他愤激不拘、恃才傲物,凄苦一生。罗黄云则少年得志,科考顺遂,宦途得意,又低调为官、谦逊为事,内敛做人。从已留下的文字看,罗黄云才情,虽不逊于父亲,能赋诗作文,然无任何诗文存世。虽有田产田庄,家境富绰,然殁后墓葬并不奢华,规制更谈不上宏阔,甚至连一块普通墓碑也没有,更遑论以文字留其身世,可知其生前不事张扬,殁后更是沉寂无声。为江西山原罗氏族谱作序,为父母树碑表墓,是私情,是家事;而出资建桥及为茶山关官渡碑撰文,则是出于大义,是义举。 

在那些雁过秋空夜未央的静穆夜晚,于四顾寂寂,酒阑烛暗中捧读乡邦志书,常常为邑中那些逝去的风流人物所触动。半夜掩卷披衣,苍凉四顾,那些接踵的背影,依稀的面孔,于模糊中渐渐清晰,就禁不住乡风慕义,作下这些文字,以此怀敬那些已经逝去的梓里前贤。然恐录其不详,故称杂,以待增益。

 

 

 

 

 

 

 

 

 

脚注栏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0-2016    罗氏文学艺术网  皖ICP备16007674号-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