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章正文
罗方勇编辑并推荐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3-08-28 18:24:37    文字:【】【】【

admin2023/08/28

 

 

“府城西”之罗蒙城

汤心环 袁 志

核心提示:黔北大地,春秋时期即有部落邦国鳖国;秦汉时期,以鳖国地置鄨县;唐朝置播州,州内恭水县改设罗蒙县,贞观十六年(642),再更罗蒙县名为遵义县。今遵义老城是播州杨氏第十二任土官杨轸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才迁至穆家川的。那么,之前的古鳖邑(都城)、鄨县治所、播州州府、罗蒙县县城、遵义县县城在哪里呢?请看本文。

古罗蒙城址位于播州区鸭溪镇乐理村乐理小学后,乐民河半环绕,是遵义西部、乌江以北区域唯一最老古城址,现部分城垣尚存。罗蒙城历史悠久,史料丰厚,是古播州重要文明遗址之一。

20161223日,播州区将罗蒙城遗址署名为“乐闽城遗址”,列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7月,播州区文体旅游局在古城址竖起保护界桩、保护碑。2021124日,黔讯网刊发了《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黄宝华的《遵义发现“罗蒙古城”?当地已竖起保护界桩、保护碑》文,文中提到“遵义市部分文史学者却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今就相关史料结合地域人文探究,以飨读者。

 

罗蒙城北面城墙、东门城墙遗迹(2018年摄图略)

一、城名探究

《遵义府志》(以下简称《府志》)于《关梁》下载:“落濛关:今名乐民城,在县(城)西四十五里,下临乐闽水,为县西要隘。”

其中“今名乐民城”之“今”,是在1840年左右,较之平播之战中水西土司“安疆臣破落濛关”时间,至少晚了200余年。“今名”二字,说明乐民城并非原名,之前一定还有别的称呼。

“乐民城”名,来源于城中曾长期居守的罗闽部族名。环绕乐民城的乐民河,之前就叫罗闽水(河)。《府志》主纂郑珍在《白锦考》中称:“闽或称罗闽,即指今水西罗闽”,进一步解释为“乐闽盖罗闽之讹”。《续府志》称乐民城为“乐闽废县”,且肯定“城必为(罗)闽酋(长)所居”。即之前曾经是罗闽酋长领辖的县城。进一步证明“乐民城”应是“罗闽城”之讹。皆因遵义方言中,“乐”“罗”同音。但“乐民”比之“罗闽”,意义更优,或为郑珍以“乐民城”入史之主要原因,当然,也或兼有其溢美桑梓鸭溪之情。

《续府志》又于《古迹》中载:“遵义故城:在府城西,唐置,为播州治,宋末废。《元和志》:‘播州遵义县本恭水,贞观十四年改为罗蒙,十六年改今名。’”“遵义故城”即最初遵义县城,文中明确城位于府城(遵义老城)西,与乐民城位置合。《元和志》进一步明确:先是恭水县改罗蒙县,再由罗蒙县更名遵义县。

在古代,关与城一体,从扼守要塞看,城就是关;从统辖治所看,关就是城。中国诸多关、城皆同名,如潼关(城)、嘉峪关(城)等。

“罗蒙县”存在于唐贞观年间,时播州主体民正是“罗闽”部族,罗闽部与后来入播平叛的罗荣、杨端世袭土官势力长期对峙,其核心根据地就在乐民城。《续府志》称乐民城为“乐闽废县”,证明至少在罗、杨入播前,乐民城是罗闽部主宰的县城,也就是说:由“罗蒙县”更名为“遵义县”期间,县城就在落濛关,由此可知:“罗蒙”与“落濛”同音绝非巧合,实质是写法各异而已。

《府志》虽写成“乐民城”,但当地民间代代相传皆称“罗门城”,“门”与“民”音,差别较大,但“门”“蒙(濛)”音近,方言更难分。因此,关名(“落濛”)与县名(“罗蒙”)音完全相同,按古之“关”“城”同名惯例,那城也应是“罗蒙(或落濛)城”无疑。

综上所述,乐民城原始名应为罗蒙城。故《鸭溪镇志》按最早称呼载入,旨在正本清源。

二、建城及建制考

罗蒙城始建时间无考,虽至今未发掘过,无实物佐证,但有诸多史料,值得探究。下列史料所称之“府城”,即指今遵义老城。所称之“府城西”地域,含今播州区鸭溪、枫香、泮水等镇全境和金沙县部分地域,此境内,罗蒙城是有史记载之唯一最古城址。因此,但有“府城西”古城史料,舍罗蒙城无他,谨按时间顺序注释如下:

(一)废鄨县(鄨县故城)  《府志》·《古迹》载:“废鄨县  《方舆纪要》:在桐梓县北,汉置县,属牂牁郡......段玉裁《说文注》:今贵州遵义府府城西有鄨县故城。”同时声明其位置在“桐梓北,及府城西,各据所见”,即未予肯定。

《续府志》·《古迹(263)》载:“鄨县故城  在府城西。汉武帝置......梁、魏时废。”并特别说明位置:“前《(遵义府)志》引《方舆纪要》谓在桐梓县北,又引段(玉裁)注《说文》谓在府城西,其按语谓各具所见……今《(大清)一统志》亦谓在府城西,何尝不与段说互相证明”。故直接肯定“鄨县故城在府城西”。

《续府志》主纂赵恺进一步解释《府志》主纂郑珍之“桐梓北,及府城西,各据所见”的原因,是当时《大清一统志》虽已出书,但未传入遵义,故郑珍未见,不能武断,才以“各据所见”存史,留待后人探究,这也足见先贤之实事求是精神。

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按此,“汉武帝置”的“鄨县故城”设县时间应在此期间,但确切时间则无考。

那么,“鄨县故城”后来又变成了什么城呢?请看“乐闽废县”。

(二)乐闽废县 《续府志》古迹(268页)载:“乐闽废县  在府城西四十里......城必为闽酋所居。前临河,即乐闽河也。明时卢世安(有史载为安世,明末平播后主政遵义的最高军政长官)复就遗址建城。”此肯定罗蒙城曾经是“闽酋所居”的县城,“闽”即是与罗荣、杨端家族武装长期对峙的罗闽部族。“复就遗址”,说明卢世安建城前被毁之城,就已经是在遗址上建的,卢世安之前的城,是水西土司“安疆臣讨杨应龙”所破,说明杨应龙及其先祖所建之城就是在遗址上建的,这个遗址就是“闽酋所居”的“乐闽废县”。

资深读者可能会问:鄨县源于鳖国,而鳖国民是濮民,即今仡佬族先民,“乐闽废县”是彝族民之县城,鄨县怎么变成了彝(闽)县呢?

公元三世纪初,属相诸葛亮南征,得今毕节地域彝族济火(又称火济)部襄助,济火受属相封为“罗甸王”,加以扶持,其部迅速崛起,不断东扩,逐渐取代濮民部族及其鄨县政权,鄨县遂成“废鄨县”。取而代之的是“闽酋所居”的罗闽县城。彝族济火部又称卢人,卢音近罗,因曾居闽地(今云南东川一带)故称罗闽。

那么,罗闽县城被废后,又成为什么城了呢?

请看——“遵义故城”。

(三)遵义故城  《续府志》古迹(263页)载:“遵义故城  在府城西,唐置,为播州治,宋末废。《元和志》:‘播州遵义县本恭水,贞观十四年改为罗蒙,十六年改今名。’”

“遵义故城”即最初定名“遵义”之城,《续府志》不但明确老遵义在“府城西”,还直接肯定其是唐朝设置的播州治所,废弃时间是宋朝末期。

关于古播州州治所,《府志》曾“考定播州在绥阳”。其根据是明朝詹淑之《尹珍讲堂铭序》里有“汉尹珍讲堂,唐广明元年六月,播州司户崔礽立”语。《府志》“以此推之,司户之立讲堂。必就州治附近 ……然则州刺史治所在绥阳左右无疑矣”。

“播州司户崔礽立”,只能证明撰碑文者崔礽曾经任过(或是在任)播州司户职,不能证明其撰《序》的讲堂就在其任职地,或因德高文美,受人之托撰序,落款前缀官职,是常理。岂能因一撰稿者职位而定其任职治所位置呢?如果崔礽落款是京城某职,难道可以认定京城在绥阳吗?当然,人非圣贤,白璧微瑕也难免。

其次,广明元年是唐僖宗乾符七年(公元880年),时“播州刺史”杨端已入播四年,其统治中心在白锦堡。今《遵义县志》已确认白锦在播州区境,不在绥阳;其二,绥阳县始置于隋,隶于义州明阳郡,唐时未入播州版图,州府岂能在其境?

播州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比罗荣入播早131年,比杨端入播早237年。二人皆先后统领播州后,后裔世袭,影响深远。而之前的百余年播州史,几乎空白。那么,在罗、杨入播前,播州主宰是谁呢?

罗荣在《自叙》中称“播州……自生民以来,长山深箐,彝种丛居”,与百年后杨端在《罗氏忠爱堂谱序》所称“播孽之遗类复猖,牂牁之残魔复祟”遥相呼应,证明他们入播时,播州主体居民为彝族。此与《续府志》所称“乐闽废县”之“(县)城必为闽酋所居”吻合。

按此,在罗、杨入播前,播州政权应该就是罗闽部族主宰的政权。

历史上,中原政权曾长期以“羁縻”方式统治播州等偏远地域,实质就是任命当地部落首领为州(县)官,以实现象征性统治,相当于今之高度自治。这些部落在朝廷兴旺时顺应,衰落时自立或依附邻近势力。唐末,朝政衰落,中原政权自顾不暇,罗闽就依附南诏(亦为彝族)。罗荣、杨端因此才入播“平叛”。

《续府志》所称之“闽酋”,即为罗闽部族酋长,按“羁縻”制,酋长就应该是播州州(县)官,其住地自然就是州(县)府治所。此与《续府志》所称罗蒙城为“乐闽废县”吻合。

考罗、杨入播后,并未完全占领播州,罗闽部与罗、杨势力仍长期对峙,其核心根据地还在罗蒙城,与史吻合。

需要说明的是:罗荣、杨端虽在很长时间仅仅占有播州一隅,但他们皆代表朝廷势力,所以朝廷只认可罗、杨政权。罗闽势力虽能与罗、杨势力长期对峙,但不得朝廷认可,即使原来的州、县治所并未失去,也只能被称作“废县”。

此外,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古播州历史,主要来自于罗氏和杨氏家史资料,属于胜利者的一面之词。而曾经主宰播州近千年的罗闽部族,在元朝即被赶尽杀绝,未留下任何史料,因此,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历史成为空白,这也是罗蒙城埋没于史的主要原因。

考罗蒙城废弃时间,是杨氏第十三代土官杨粲于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才将罗闽部赶出罗蒙城。之后,杨氏土官派手下宋氏将领驻防水烟(今鸭溪镇金钟村),与“遵义故城……宋末废”吻合。

其后,朱元璋赐姓的水西安氏彝族还念念不忘其曾经的“水烟故土”(含罗蒙城),至杨烈(杨应龙之父)土官索要其父杨相尸时,水西土司还以归还其“水烟故土”为条件相要挟。平播战争结束后,水西土司安疆臣部也曾占据“水烟”不肯离去。

综上所述, 罗蒙城即遵义县最初命名之县城,古播州初建时州府,鸭溪民间代代相传“先有罗蒙城,后有遵义城”,或为佐证。

(四)乐闽城寨   《续府志》《城池(29页)》载:“乐闽城寨......(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前明卢世安建城遗址’上建筑,“避居者常数千家......寨正门四,曰来春、延熏、月光、桑榆。旁门三,炮台九。寨外有隧,引水入汲”。 清咸丰、同治年间,民不聊生,社会大乱,黔北民间武装“号军”崛起,规模越来越大。清政府无力控制,号召民间筑寨自卫,史载遵义县共180余寨,罗蒙城周边民众在原遗址上建城自卫,史称罗闽城寨,规模为“府城西”数十寨之最。“避居者常数千家”,规模可想而知。城有四个正门,三个旁门,九个炮台。遗址还有隧道通罗闽河,可以“引水入汲”。进一步证明其设施不俗。即使被困,也可长期固守。而这还仅仅是当地民在遗址上自发所建之防御体系。由此可见,之前作为县府、州府之时,其防御系统可能更加完善。此等条件,放置宋、唐及其以前,作为县或州治所,当不算狭小。

(五)末次浩劫  《续府志》年纪二(968页)载:“又,县西乐闽寨......远近民多徒依之。约数千家,金刀坑场亦移于寨内。分四街,街各设首,凡贼至,各率众出御。距保子山(位于播州区石板镇土流水)七八里,自贼匪(黄号军)移屯山内,寨防益急。以地居险要,贼从上流渡,为寨众严防;从下游涉,非越高山不能抵寨。恃此为固,贼不得逞。贼魁宋玉山率苗、粤各匪攻之,久不下。遣党说降,不纳款,亦不杀戮,众坚不从。改计夜袭,以防守严,已入复出者数次,玉山负伤。将弃去矣。会寨中疫作,守陴不备。(宋)玉山侦之,坚攻不去。二十二日乘虚袭破。玉山执刀“立寨门”,凡逃出男妇老幼皆啮锋刃。及刃钝,改锄头击之,民多惨死。”

文中之玉山即宋玉山,先是三合阁老坝防御号军团练的头目,后改投黄号军,被封元帅,骁勇善战,为号军攻占南乡、西乡立下赫赫战功。同治三年(1865年),宋玉山率部攻破乐闽城寨,并焚毁,为罗蒙城载入史册的末次战事。“府城西”被破30余寨堡,《续府志》唯对其攻占乐闽寨记载最详。

从上文可以看出:乐闽寨一是城内“避居者”多,且防守极其严密,组织有序;二是“地居险要”,号军无论从罗闽河上、下游进攻都“不得逞”。号军才“久不下”,从宋玉山“已入复出者数次”并负伤,“将弃去”可见一斑。若非“寨中疫作,守陴不备”,号军恐怕不可能“乘虚袭破”。

由此可知:罗蒙城址占尽地利,实在是冷兵器时期建关守御、建城统辖一方的上上之选。

民间传,城被破后,被焚,大火数昼夜未灭,无数死者遗体被弃于城西消坑(口朝天之溶洞)中,后称万人坑。

此后,遗址再无人居住,而部分石建筑遗迹尚存。至20世纪中叶,在遗址耕种之民还时常发现银子、钱币、烧焦的谷物等,至于瓦、罐等残片,至今仍易见。

三、人文探究

(一)古鳖水  春秋战国时期,古播州地域大部属鳖国,秦统一六国后,以鳖国置鄨县,汉沿袭,“鳖”换成“鄨”,说明濮民已经结束了此前游牧生活,开始建城邑定居,这应该是“鄨县故城”之来历。尽管史家对古鳖水到底属于今之哪条河有诸多争论(当然也有论证乐民河即古鳖水者),但都是引经据典再加个人观点的纸上谈兵。

史载:“鳖有鳖水”,显然是因为盛产鳖而得名。其时,主体居民为濮民(今仡佬族先民),濮民笃信神,崇尚图腾,以常见动物鳖为图腾,遂称鳖国。

环卫罗蒙城的乐民河,发源于今松林镇米筛井,穿越今播州区之乐山、鸭溪、石板镇而注入乌江,全长数十千米,《续府志》载:宋代杨氏土官贵迁奇袭罗闽部时称:“闽大溃,赴水死者数千人”。又,城址西有清道光年间所建之万安桥,十分高大坚固,其西端桥尾曾被洪水冲毁而补修,痕迹今尤存,可知古代水量之大。该河在乐山镇境内有个次源头,称鱼孔(今没入绿竹坝水库之水下),每逢涨大水,皆有鱼苗涌出,尤其多鳖。当地方言称鳖为“团鱼”。民间传,乐民河自古多鳖,历代常有专门捕鳖为生者,比如乐理就有一个“任团鱼”(绰号),手持一铁钎即可轻松捉鳖换酒钱,至1978年才去世。

因此,就盛产鳖而言,乐民河堪称“鳖水”,或为古鳖水支流也未可知。而“鄨县故城”之前身,应该就是鳖国都邑。

(二)“滇黔孔道,楚蜀通津”  罗荣、杨端入播以来,其后裔政权都曾与罗闽部族长期对峙,乐民河为双方界河。因此,就小范围来说,乐民河堪称古代天堑,再加之黔山纵横交错,在罗蒙城处形成交通咽喉,因河水猛,桥常被毁,历代民间和官方皆不遗余力在城址下的河段建桥,据史载,仅明末清初,以遵义府、县最高官员主持建桥就有3次,其中一次碑记称该地为“滇黔孔道,楚蜀通津”,即是今云南至贵阳、江南至成都之咽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所建的万安桥,今尤完好。而与万安桥上、下游百米之间,又新建了4座跨河大桥。于万安桥西约数百米,是杭瑞高速公路与遵义环城高速立交枢纽。由此可见罗蒙关之重要。因此,历代驻军镇守,就成为常态。

 罗蒙城西之清代万安桥(2018年摄)

(三)汉代青铜器和五铢钱 

1978年,遵义县鸭溪区乐山公社(今播州区乐山镇)出土的4件汉代高规格青铜器震动遵义史界,青铜器制作精美,艺术价值极高,属于当时黔北顶极富贵者之遗存;又,2019年乐山镇浒洋水库上游的鲁班山崖墓室中发现了残存的汉代五铢钱。皆佐证乐民河流域为汉代鄨县文明的中心区域。按此,“鄨县故城”离此就不会太远。而罗蒙城址距青铜器和汉代五铢钱出土处皆仅数公里,合符条件。

20世纪中叶,在罗蒙城址耕种的农民曾发现不少散落银子、残兵器、烧焦谷物等,佐证该地曾经的繁荣和发生过激烈战事。

当然,进一步的确认还需专业发掘考证。

播州区乐山镇境出土的汉代青铜釜、青铜壶(1978年摄图略)

 播州区乐山镇境出土的汉代青铜壶(1978年摄图略)

附一:             

罗蒙城历代战事

罗蒙城历史久远,肯定很多史实埋没历史长河,现就已知史料作简单介绍。

最早是唐大历五年(770年)罗荣入播大战罗闽,占据播州南部三岔镇境(距罗蒙城约15公里),自署播州侯,至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其后裔被罗闽赶走,与罗闽对峙百年,征战无数。

其次是唐乾符三年 (876),以白锦堡(播州区龙坑街道境,距罗蒙城约数公里),与罗闽长期对峙,征战无数。据《杨氏家传》载:杨氏第四代传人杨清(号三公),随父杨薄(部射)伐罗闽,大败。部射战死,三公被俘。此战证明罗闽实力强大,确实是“西蜀之巨寇,累朝之眼丁”。

北宋初年,播州杨先、杨蚁兄弟内讧。杨蚁外结罗闽攻击杨先,土官杨贵迁认为杨蚁勾结世仇攻打兄弟,“罪不容诛”。遂伏兵在高遥山,待闽兵归时突袭,出奇制胜,追击数千闽兵溺死于半环绕罗蒙城的乐民河中。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杨氏第十三代土司杨粲借闽酋伟桂“弑父自立”之机“声罪至讨”,“辟地七百里”。战后,罗闽退至渭河(今偏岩河)西南,鸭溪境始归播州杨氏统辖,新的治所移至水烟(今鸭溪金钟村水源)。罗蒙城军事功能淡出。此间,罗蒙城应当有大战,惜无详载。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水西土司安疆臣“夺落濛关,至大水田,焚桃溪庄”。有战事,无详载。

清朝同治年间,黔北号军蜂起,乡民为自保,响应政府号召,在原罗蒙城遗址上修筑城寨自保,史称乐闽城寨。城筑成后,远近民众奔涌迁入避难,“约数千家”。当时城内有十字街,每街各有首领,约定但有贼匪来攻,“各率众出御”。同治三年(1864),黄号军“元帅”宋玉山率部攻占西乡,破寨无数。于十月攻打罗蒙城。因为城“地居险要”,久攻不下,派人劝降,众人坚决不投降。又“改计夜袭”,但城内防守严密,号军数次攻进城内都被杀出,宋玉山本人也负伤。“将弃去”时,寨中发生瘟疫,被宋玉山侦查到,“坚攻不去”,在“二十二日乘虚袭破”。城破时,宋玉山“执刀立寨门,凡逃出男妇老幼皆啮锋刃”。刀刃砍钝后,又改用“锄头击之,民多惨死”。

这次血战,附近幸存者的家谱都有记载,惨不忍睹。破城后,号军杀尽未逃出者,抢光财物,放火焚城,大火数昼夜不灭。号军离去,幸存民众无法埋葬满城尸首,只好投放于城下万安桥头的消坑内,人称“万人坑”(后被填平)。

罗蒙城址从此无人居住。据当地知情者介绍,原西门外立有古碑数块,“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城墙原本高且厚,因“农业学大寨”和“坡改梯”两次大规模拆石磊坎,以及周边农家取石建屋基,致大量毁坏,唯东门遗迹较好,尤存十余里残余城墙还蜿蜒起伏,如巨龙附山,唱着古老的岁月之歌。

附二:

罗蒙城相关史料

(一)废鄨县  《遵义府志》古迹载:“废鄨县   《方舆纪要》:在桐梓县北,汉置县,属牂牁郡。《志》云:县有不狼山,鄨水所出,县以水为名。梁末废。段玉裁《说文注》:今贵州遵义府府城西有鄨县故城。”同时声明 “桐梓北,及府城,各据所见”。

(二)鄨县故城   《续遵义府志》古迹(263)载:“鄨县故城  在府城西。汉武帝置,属犍为郡,后割属牂牁,晋又改属平夷。梁魏时废。《汉书·地理志》注:‘孟康曰鄨县,音鷩。’《华阳国志》:‘犍为郡,孝武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鄨有犍山。’”并就鄨县位置特别说明:“前《(遵义府)志》引《方舆纪要》谓在桐梓县北,又引段(玉裁)注《说文》谓在府城西,其按语谓各具所见……今《(大清)一统志亦谓在府城西,何尝不与段说互相证明”。此直接肯定“鄨县故城在府城西”。

(三)遵义故城  《续遵义府志》古迹(263)载:“遵义故城  在府城西,唐置,为播州治,宋末废。《元和志》:‘播州遵义县本恭水,贞观十四年改为罗蒙,十六年改今名。’”

(四)乐闽废县  《续遵义府志》古迹(268)载:“乐闽废县  在府城西四十里。按:宋濂《杨氏家传》:杨先、杨蚁举兵相攻,先(应为蚁)外结闽兵为助,杨贵迁要其归而击之,闽大溃,赴水死者数千人,蚁亡入闽。是闽为当时土酋,力颇强盛,城必为闽酋所居。前临河,即乐闽河也。明时卢世安(应为安世)复就遗址建城,同治乱时,团民建筑寨堡,颇资守御。”

(五)落濛关  乐民城   《遵义府志》关梁载:“落濛关   今名乐民城,在县西四十五里,下临乐闽水,为县西要隘。征播时,水西安疆臣由此进。《方舆纪要》安疆臣讨杨应龙,由西路沙溪、马站、石壁、花毛田而进,夺落濛关,至大水田,焚桃溪庄,逼近播州,贼势遂窘。”

(六)乐闽城寨   《续遵义府志》城池(29)载:“乐闽城寨  在西隅,距城四十五里,下临河,前明卢安世建城遗址。北枕河,西负山,东南地稍平,与郡城相望。同治元年,团民张极成创议建筑,避居者常数千家。极城赴川,文化龙,文德周竟其事。寨正门四,曰来春、延熏、月光、桑榆。旁门三,炮台九。寨外有隧,引水入汲。三年(1864年)十一月被贼(黄号军)攻破。”

(七)乐闽寨   《续遵义府志》年纪二(968)载:“又,县西乐闽寨,临乐闽河,寨民文化龙、文德周等建筑,远近民多徒依之。约数千家,金刀坑场亦移於寨内。分四街,街各设首,凡贼至,各率众出御。距保子山(播州区石板镇土流水)七八里,自贼匪(黄号军元帅宋玉山部)移屯山内,寨防益急。以地居险要,贼从上流渡,为寨众严防;从下游涉,非越高山不能抵寨。持此为固,贼不得逞。贼魁宋玉山率苗、粤各匪攻之,久不下。遣党说降,不纳款,亦不杀戮,众坚不从。改计夜袭,以防守严,已入复出者数次,(宋)玉山负伤。将弃去矣。会寨中疫作,守陴不备。玉山侦之,坚攻不去。二十二日乘虚袭破。玉山执刀立寨,门凡逃出男妇老幼皆啮锋刃。及刃钝,改锄头击之,民多惨死。”

作者简介:

汤心环(15085402185):鸭溪镇白腊坎人。19369月出生,1952年考入遵义市二中初中,1955年考入遵义市四中,同年作为遵义地区代表出席省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1958年考入贵州工学院,1962年毕业留校任化工系学生政治辅导员。1964年抽调省委工作队,随中央工作团到遵义县虾子、新舟搞农村“点上四清”运动。1965年到贵州师院搞“城市五反运动”。1968年担任贵工革委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70年自请返乡,先后执教于枫香中学、鸭溪中学。1986年至1996年任鸭中党支部书记,1996年退休。2015年受镇政府聘参与编修《鸭溪镇志》,至2018年完成。

袁志(15286117820):男,19692月出生于遵义市播州区乐山镇,198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学物理教师。遵义市历史研究学会、诗词学会、播州区作家协会、黔北土司文化研究会会员。现已发表诗歌、小说、散文、历史论文、新闻作品若干。截止2022年,已统筹编撰出版了遵义县文史丛书《黔北名镇鸭溪》,主纂了《鸭溪镇志》《乐山镇志》和播州区苟坝小学校本教材《红色苟坝》。现正主纂《遵义市播州区教育志》。”

 

 

(罗家音频视频多,谁赠空间与我和?括号:付费也可)

广告虚位以待

 

 

 

脚注栏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0-2016    罗氏文学艺术网  皖ICP备16007674号-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