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章正文
我们为什么不敢借钱(罗满元)
作者:罗满元    发布于:2021-01-17 15:39:57    文字:【】【】【

罗满元2021/01/17

 

“杀人偿命,借债还钱。”天地至理,自古而然。

可不知从何时起,这古训不灵了,债务人不但不信守诺言,及时还钱,反而千方百计地赖债,甚至有钱也不想偿还。所以许多人便不敢借钱了。

为什么不敢借钱?

不敢借钱,是因为一些债务人亵渎了借钱原本拥有的纯洁和真情。债务人不仅可以拿着债权人的钱去干他自己想干的事,甚至可以花天酒地,挥霍逍遥。反正这钱是别人的,是借来的,但也是自己的。至于还还是不还,还多还少,什么时候还,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讨债人上门,那就想办法跟他过招。“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这是流氓式的赖债行为,不算高明。高明的做法是满脸堆笑,与讨债人坐下来好好讨论讨论,座谈座谈,煞有介事地与他算算账,磋商磋商还钱计划,最好还当场还他几个零头,“放长线,欠大账”。这就使借钱成了一些人追求不劳而获享受生活的手段,种种别有用心的借口使借钱这种贫富相济的方式变了味,失去了道德的常态和力量。

不敢借钱,还在于借出去易,讨回来难。面对“讨债难,难讨债”的窘境,讨债人想出了种种锦囊妙计并讨诸实践,弄得欠债人和讨债人都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像人,更有甚者,不少人把这债务纠纷闹上法庭,甚至大打出手,脸面都撕破了,全都斯文扫地。

借钱,还债,赖债,讨债……你借我我借他,你欠我我欠他,一个个借下去又一个个欠下来,搅成了一团麻,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大家都被借钱困扰着,形成了恶性循环。该借的钱借不到,也无处可借了。为什么呢?因为面对这借钱、讨债的一幕幕闹剧丑剧以至悲剧,谁还敢借钱!

症结何在?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人无信不立”。我们的国人也向来以“安贫乐道”作为自己的一项生活准则。然而,当历史演进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人们便变得越来越物质了。物欲横流,一些人便不再愿意“安贫乐道”,抛弃了原有的准则,丧失了健康的道德意识,在无序或者尚不完备的经济道德秩序中,用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去寻找和追求本该不属于自己的物质利益,甚至去巧取豪夺。

在这种背景下,检讨我们现在遇到的借钱的种种困惑、尴尬和无奈,我们蓦然发现:在今天这个越来越物化的社会,我们有些“立人”的品格被无情地吞噬了,一些人已经把诚信丢在了地上!

其实,把诚信捡起来,拿在我们手里,放在我们心上,付诸我们的行动,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过去这样做过,今天和明天,我们还要这样做。

钱锺书老先生就曾经为我们当过榜样。他从不答应借钱,只给钱。一个人向他借一万元,他说:“一万元不借,只给你5000元,不用还了。”要是借他3000元,他就送你1500元,总之是折半白送。这当然是天底下最善最美的事了,以仁义开头,以慈善收尾,可谓余音绕梁,九年不绝。但这也是绝对的例子。

我们都是普通百姓,一是不会有钱先生那样大的学问,二是不可能有钱先生那样多的钱,三是更没有钱先生那种道德修养。他姓钱可以不爱钱,我们不姓钱还必须守住钱,而且还要借别人的钱或者把钱借给别人,同时又要还别人的钱或者向别人讨还钱,因而我们不能不面对这借钱还钱的种种遭遇种种心情。不过,只要我们共同遵守借钱还钱的“游戏规则”和道德准则,泰然处之,超然“钱”外,我们就会像钱先生那样,真正做到借钱不怕和不怕借钱,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更加有序、和谐而温馨。

我们虽然不能像钱先生那样对待借钱还钱难题,但如何化解这个难题,我们总得有我们普通老百姓自己的套路和办法。

其实,借钱还钱,原本是亲戚、朋友之间的一种“人情经济”现象,因而它所蕴含的道德因素远远多于法律因素,内容更广泛,是非更难说清。细细品味我们亲历、看到、听到的一个个借钱还钱的故事,想必大家的感触也是各不相同的。不过,我认为,事关借钱还钱问题,至少有如下四项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务必要遵守的——

1.诚信为本。亲戚、朋友间的借钱还钱,实质上是亲情、友情在经济上的一种外在表现。如果钱借得得体借得干脆又还得及时还得痛快,那么,亲情、友情就会因此而变得更浓更酽;但如果钱借得别扭借得勉强又还得拖沓还得尴尬,那么,亲情、友情就会因此变得更疏更远。这里面包含着人们普遍认同的一种可贵的道德品质,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人一旦失去了“诚信”的品质,别人就会防你、避你甚至骂你。借钱还钱,当以诚信为本。“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理由充足。所有借钱的人和托辞有钱不还的人,都会说出一大堆理由,但这些理由到底充足不充足,当事人应该分析分析,然后再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所以,别人向你借钱,应掌握两个原则,一是量力而行,二是认真评估。量力就是实事求是,不打肿脸皮充胖子,绝不因借钱给别人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评估就是评估借钱人借钱理由是否充足,看借钱人借钱到底是干什么,看这个人是不是讲“诚信”,还要看此人是否有偿还能力,是否有占便宜的恶习。如果评估不能过关,那就理直气壮地说不。

3.有情有义。不管怎么说,借钱、还钱都是面子不怎么好过的事,而且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欠对方的钱,二是欠对方的情。钱与情叠加在一起,往往让人难以承受其重。现代社会,亲戚、朋友之间最好不要有钱上的事情,不然的话,有时还算不错的关系常常会轻而易举地被一个“钱”字破坏掉。不过,亲戚、朋友的往来又不可避免地关乎着“钱”。如果亲戚、朋友有急用,钱数又不多,你把钱慷慨地交给他,让他拿走得了,不一定非要记住还,这样钱一出手,就只当它丢了,不再牵肠挂肚地惦记。你这样做,久而久之,你“借”人一尺,人家就会“还”你一丈,一旦你遇到困难需要借钱,人家也会慷慨相助,也不会记着还不还的事了。如果这样的话,借钱、还钱就走入了人生的一种境界。

4.有凭有据。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借钱、还钱也一样。亲戚是亲戚,朋友是朋友,金钱是金钱;借就是借,还就是还;亲戚朋友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以至互相扶助,但绝没有这个义务。这些概念都应论清。我们常常看到以“君子协议”方式借钱还钱的,结果时常会出现一些麻烦、痛苦以至诉讼。所以即便是亲戚、朋友借钱,也要“公事公办”,借条一定要打,并要说明还钱的时间和方式,由此来强化自我安全感和各自的责任感,同时又可免去日后可能出现的彼此尴尬之苦。

 

 

脚注栏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0-2016    罗氏文学艺术网  皖ICP备16007674号-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