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章正文
毛泽东的人情味(罗满元)
作者:罗满元    发布于:2020-12-27 10:52:47    文字:【】【】【

罗满元2020/12/27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中国人民的幸运。

毛泽东无论怎样伟大,他都是一个普通人。他出身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家乡是一个普通的偏僻山冲,他像大多数男孩一样恋母对母亲亲对父亲倔,他追求真理也追求爱情,他鼓励儿子上战场也埋怨女儿不多看望自己,他善于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也喜欢与诗友浪漫唱和小资一把,他无所畏惧闯荡天下也希望叶落归根回到故乡……情感是相通的,毛泽东的人情味与我们每个普通人的人情味一样,平凡而普通,真切而真诚。但毛泽东无论怎样普通,他毕竟又是个伟人。细细咀嚼他的人情味,又比我们普通人多出了一些不普通,那就是他的人情味始终与国家与人民与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因而更加高贵,更加伟大。  

过去,我们在赞美毛泽东的时候,更多地是着眼他的伟大功绩和伟大思想;今天,我们则通过他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等这些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故事,来集中享受一回他的人情味是一种怎样的平凡和伟大!

 

“父亲母亲,我看望你们来了!”

 

1927年秋,毛泽东奉中央指示,发动秋收起义。他匆匆安顿娇妻幼子,告别家乡,毅然走上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这一别竟然整整相隔了32年。

1959625日傍晚时分,毛泽东在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罗瑞卿、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等的陪同下,回到了他1927年离开后就没有再见的故乡、他的出生地韶山冲。

第二天,毛泽东起了个大早。突然,他提出要到南岸对面的一座松青柏翠的小山上去看看。这座名叫楠竹的小山上,安葬着毛泽东的父亲母亲。这是事先未经安排的活动。随行人员赶紧跟随而去。毛泽东来到父母坟前,随手折下一些松枝,向父亲母亲三鞠躬,嘴里默念:“父亲母亲,我看望你们来了!前人辛苦,后人幸福……”然后将松枝插在父母坟前的泥土上,作为祭奠。

 

简单的祭奠完毕,毛泽东站在父母坟前,跟随行的罗瑞卿等说:“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回来,还要来看看他们两位。”

下山后,毛泽东走访了几户乡邻,然后走进了自己的故居。终于回家了,多少往事涌上心头!毛泽东站在故居中后人悬挂的他的父母的照片前,久久伫立,久久凝望,好一阵子,他才指着照片跟随行人员说:“这是我的父亲、母亲。我父亲得的是伤寒病,我母亲头上生了疱,穿了一个眼。只因为是那个时候……如果是现在,他们就不会死了。”

在韶山水库游泳后,毛泽东用家乡话对陪同人员说:“咯个地方倒很安静,我退休后,在咯块子给我搭个茅棚子住,好吗?”两年后,“茅棚”——滴水洞别墅“搭”好了,1966年他也的确回来了,也住进了这个被他称作“西方山洞”的“茅棚”。然而,他却因种种原因再也没有走进离他近在咫尺的家门、他出生的老屋,再也没有见到他的父亲母亲。他怎么也不会想到,1959年别离32年后的回家,竟成了他最后一次踏进家门看父亲母亲的最后一眼!

 

“娇娃,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

 

李敏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从小被毛泽东唤作“娇娇”,从苏联回国后又被毛泽东视作“洋宝贝”,十分疼爱,父女俩亲密无间。但毛泽东到了晚年,身体衰老,疾病缠身。孩子们一个个相继离家,独立生活,而且进出中南海也很不方便。毛泽东与江青早已分居,感情淡漠。这个热闹的大家庭渐渐寂静下来。毛泽东只能与身边的工作人员朝夕为伴。

与现在许多“空巢老人”一样,毛泽东的内心十分孤独、寂寞,他也希望得到家人的关怀,得到子女们的慰藉和温暖,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他不愿意让儿女们看到他的痛苦,而是把孤苦深埋在心中。

中南海里的毛泽东依旧惦记着儿女们,儿女们也思念着他。1971年,毛泽东参加陈毅追悼会后病倒。李敏赶忙来到中南海游泳池,一进家门,就疾步走到毛泽东床前,忍泪轻声呼唤:“爸爸,我看您来了!”

 

毛泽东双眼充满爱怜地望着女儿:“娇娃,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你以后要常来看我呀!” 他用他的大手拉着女儿的手,就像19493月在香山散步时一样。

197698日,毛泽东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又见到了来看他的女儿李敏。他一下子认出了女儿,用枯瘦的大手握着女儿的手:“娇娃,你来看我了?”

 女儿点点头。

“娇娃,你今年多大了?”

“爸爸,您忘了?我今年39岁了。”

“娇娃,不对,你今年38岁,你是1937年……”

毛泽东说着,微微摇摇头,不再说话。他太累了。

李敏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的这首写于1957年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词中热情怀念的“骄杨”就是他的夫人和战友杨开慧。

杨开慧,名霞,字云锦,著名学者杨昌济教授的独生女。1913年杨昌济从日本、英国留学归国回到长沙任教,对学生毛泽东赞赏有加,认为这个“资质俊秀”的高个子青年是“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年少的杨开慧常听父亲称赞润之,但只视他为兄长。1918年夏,杨昌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后举家北迁。毛泽东于9月间也到了那里,并经恩师介绍,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助理员。毛泽东曾对斯诺说,正是这时“我爱上了杨开慧”。

17岁的杨开慧在京遇同乡知己,两人经常漫步于紫禁城外的护城河边,或北海的垂柳之下。翌年,毛泽东返湘时两人相约通信,以“润”“霞”相称。同年,毛泽东再次来京时,就住到杨家。1920年初,杨昌济不幸病逝,杨开慧随母亲回湖南。同年末,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随后,杨开慧随同毛泽东在长沙、广州、武汉等地开展秘密工作,并帮助毛泽东整理和抄写文章、文件,毛泽东早期的一些著作就凝结着杨开慧的心血。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开慧带着孩子从武汉回到长沙板仓开展地下斗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秘密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然后日夜进行秋收暴动前的准备。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杨开慧照顾好孩子,杨开慧则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扮成郎中(医生)。没想到这次话别,竟成为这对夫妇的永诀!

1930年夏天开始,湖南反动军阀何键到处搜杀共产党人及其家属,杨开慧于1024日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种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杨开慧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我死不足惜,愿润之的事业早日成功!”敌人逼问她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同年11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年仅29岁。此时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仍常怀念杨开慧。1957年,他给故人柳直荀的遗孀李淑一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一词,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毛泽东却说“骄杨”,当年推荐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章士钊曾问“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

 

贺子珍1909年出生在江西永新县,17岁成为中共党员,与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一起被称作“永新三贺”。少女时期的贺子珍,中等身材,皮肤洁白。她喜爱思考,两道漂亮的眉毛常常是微蹙着的,眉心上留下一道浅浅的小沟。她一身白衫、黑裙的学生装,梳着又粗又黑的长辫子,常常引来赞叹的目光。

1927年盛夏8月,18岁的贺子珍随江西永新暴动队伍来到井冈山;深秋10月,34岁的毛泽东率秋收起义余部辗转千里上井冈。在万山丛中,毛泽东第一次见到被称为“永新一枝花”的贺子珍。他愣住了,没想到井冈山上竟有如此年轻貌美的姑娘。

在井冈山,毛泽东经常去看望贺子珍。每次他要远行的时候,就会敲敲贺子珍的窗户说:“我要走了。”贺子珍就把窗户拉开一条小缝。她很奇怪:“你走就走吧,为什么要对我说?”

通过在工作中的接触,贺子珍渐渐对毛泽东有了依赖感,遇到什么事,总喜欢找他倾诉。有一天,贺子珍轻手轻脚地走进毛泽东的房间,见毛泽东正伏案工作,便一声不响倚在门框上,深情地注视着。不知过了多久,毛泽东停笔沉思,一抬头,正遇上那双炽热的眼睛。两个人的目光仿佛撞击出晶亮的火花,贺子珍赶紧把目光移到了自己的脚尖上,不自然地揉搓着衣角。毛泽东搬过一把竹椅,让贺子珍坐下。沉默了一会儿,他温存地说:“你是个好同志,好姑娘,我很喜欢你。”

 

19285月,毛泽东和贺子珍在井冈山结婚,开始10年的婚姻生活。这10年,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岁月,也是毛泽东政治生涯最为艰难的时期,但却是贺子珍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这10年,毛泽东与贺子珍共生育了6个孩子,最后除了李敏外,其余全部丢失或夭折了。

若干年后,毛泽东感慨万千地说:“贺子珍跟了我这么多年,受了很多苦,但她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人。”贺子珍一生备尝艰辛,除了1959年与毛泽东在庐山“秘密相见”一次外,她再也无法见到毛泽东,但她心中只有毛泽东。

19769月,毛泽东弥留之际,李敏赶到父亲身边。这时毛泽东已不能讲话,他向李敏作了一个手势。李敏揣摩了很长时间,猜想可能是桂圆的意思,桂圆是贺子珍的小名。毛泽东逝世时,贺子珍未能去北京。直到19799月,中央接贺子珍到北京,贺子珍才得以到毛主席纪念堂与毛泽东“会面”。所有的情感,在这一刻迸发出来。贺子珍在献给毛泽东的花圈上,落款写着——“战友贺子珍”。

 

“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

 

在中国现当代史上,毛泽东和朱德的合作与友情,算得上可以流传千古的佳话。

朱德则是众所周知的“红军之父”,这大概是外国人的说法,在党内多称“朱老总”,推其德高望重。

1928年开始,朱德和毛泽东就有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外国报纸和国民党的报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称朱德、毛泽东为“朱毛”,把红军叫做“朱毛军”。从井冈山会师的那一刻起,他们两人及其领导的军队便浑然成为一体,好像同一身体上的两只臂膀,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组合。经过军事整编后的中国工农红军,朱德是军长,毛泽东是政治委员,从此,被誉为“朱毛军”的共产党武装力量便成了驰骋在中国土地上所向披靡的一支队伍,而朱德、毛泽东也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毛泽东多次感慨:“朱毛,朱毛,没有朱那有毛啊!”同样,朱德也多次回应说:“朱离不开毛,朱离开了毛过不了冬。”从中可见“朱毛不可分”。

 

毛泽东对朱德最精当的评价是在延安说的两句话:“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两句话点出了朱德身上宽厚品德与坚定信念的高度融合。庆祝朱德60大寿时,毛泽东亲笔题词“人民的光荣”。他还针对“文革”中有人说朱德是“黑司令”的诬陷之词,称之为“红司令”。1973年开军委扩大会议时,毛泽东依然坚称:“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没有毛,毛不能没有朱。”

197676日,朱德逝世;99日,比他年轻7岁的毛泽东也追随他而去。两人辞世时间相隔如此近,使人们又一次想起“朱毛不可分”的传奇。

 

“欠的账是无论如何要还的”

 

毛泽东与章士钊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乃至更早,某种程度上说,毛泽东还是章士钊的学生。1920年,毛泽东为了筹备建党经费,又想援助一部分同志去欧洲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目较大的钱款。一时无法筹措,他便想起了在北大任教的章士钊,请他帮忙。章士钊一口答应,随即向工商界名流募集了2万银元并全数交给毛泽东,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1963年冬,毛泽东与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散步,闲谈中忽然想起了自己1920年向章士钊借的2万银元。他说了事情经过,对章含之说:“你回去告诉行老,我从现在开始要还他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一年还2000元,10年还完2万。”

“有这回事吗?”章含之如听传奇一般,回家问父亲。

章士钊哈哈大笑:“确有其事,主席竟还记得!”

没过几天,毛泽东的秘书果然送来了2000元,并说:“以后每年春节送上2000元。”

 

“这怎么行?”章士钊十分不安地对章含之说,“主席当真还债了。你下次去主席那儿教英文,就说我不能收此厚赠,当时的银元是募集来的,我自己也拿不出这笔巨款。”

当章含之把父亲嘱咐的话带给毛泽东时,毛泽东笑了:“你也不懂我这是用我的稿费给行老一点生活补助啊?他给我们共产党的帮助哪里是我能用人民币偿还的呢?你们那位老人家我知道,一生无钱又爱管闲事,散钱去帮助那么多人。他写给我的信多半是替别人解决问题。有的事政府解决不了,他自己掏腰包帮助了。我要是明说给他补助,他这位老先生的脾气我知道,是不会收的。所以我说还债。你就告诉他,我毛泽东说的,欠的账是无论如何要还的。这个钱是从我的稿酬中付的。”

从此,每年春节初二这天,毛泽东的秘书总会送2000元到章士钊家中,一直送到1972年满2万元。1973年,毛泽东说,这个钱不能停,还要还“利息”呢。于是又派秘书送去2000元,直至章老谢世。

 

“我到各户随便走走”

 

1959626日,毛泽东回韶山的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首先到父母的坟前扫墓,下山时便对随行人员说:“我到各户随便走走,你们可以各自行动。他们都是我的邻居,绝对不要担心意外。”

谢家屋场与毛泽东故居正好“当门对户”,此时已是公共食堂。毛泽东一边走一边问及当年的老人:“土地阿公还在不?”有人告诉他:“已经不在了。”

“四道士呢?”毛泽东问的是谢家屋场西头的主人毛凯清的父亲。“也早死了。”有人指着正冒烟的屋子说,“但四道士的媳妇可是能写会算,又是食堂会计,能干得很哩。”毛泽东听了介绍,笑着向她家走去。

女主人见毛泽东正向自己家走来,后面还跟着一些人,神情未免紧张。

“你姓什么?”毛泽东问。

“姓汤,叫汤瑞仁。”

“是不是芋头汤的汤?娘家很远吧?”主席问得风趣,使她不再拘谨。

“娘家如意亭,一个早晨的路。”

“如意亭有姓汤的?只有宁乡有个汤家湾,要不你家就是从汤家湾搬迁过来的吧?”人们想不到,相隔30多年了,毛泽东还这么熟悉韶山的人名地名。

有人还告诉毛泽东,汤瑞仁的爱人在部队,是个中尉。

“哟,你还是个军官太太呀!”毛泽东笑着说。他抱起躲到汤瑞仁背后的小孩问:“你叫什么名字?”

“毛命军。”汤瑞仁替小男孩答道。

“毛命军——你也想当革命军人吧?你家是光荣的军属户哩。你爸在外头保卫祖国,你妈在家里生产劳动。”毛泽东逗着小孩说。

摄影师记录下了毛泽东在汤瑞仁家与韶山乡亲拉家常的的情景,后来这张照片成了毛泽东回韶山的一个经典瞬间,也成了若干年后汤瑞仁“毛家饭店”的“正宗”标志。

“遍地英雄下夕烟”

 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后,离开韶山时曾发下誓言:“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

1959624日,已是中国最高领袖的毛泽东到达长沙,他准备回故乡韶山看一看。625日,毛泽东回到韶山,在这里度过了3天美好的时光。他阔别这个地方已经32年了。

心系故土的毛泽东难以抑制心中对故乡的那份深情。625日傍晚一回到韶山,他就对陪同人员和韶山公社党委书记毛继生说:“离开韶山冲几十年哒,我要请乡亲们吃餐便饭……”他扳着手指,数要请的人,有老表、堂兄弟、老共产党员、老农民自卫队员、烈士家属等,一共40多人。

626日,毛泽东起了个大早,先是去祭拜父母,然后走亲访友、探望故居、巡视田间地头、访问韶山学校、畅游韶山水库,整整忙乎了一天。傍晚时分,他走到竹山坝稻田边,弯下腰来察看禾苗。他问毛继生:这是插几寸?毛继生:三六寸。主席说:三六寸太密了。他又指着一些乡亲说,你们是听梆子响的。还指着一些老的乡亲说,你们是反对密植的。我看来个三结合好不好?合理密植,科学种田。

晚上,毛泽东在韶山招待所宴请父老乡亲。他坚持要年纪最大又是过去的私塾先生的毛宇居坐首席,举杯来到乡亲们中间,一桌桌敬酒。当他来到毛宇居老人面前敬酒时,毛宇居老人连忙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谦恭地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宾主开怀畅饮,谈笑风生。

饭后,毛泽东又留下部分老人座谈,询问口粮、密植、干部作风等问题。座谈会很晚结束。毛泽东送别乡亲们后,思绪万千,夜不能寐,诗人的灵感喷薄而出,当晚吟成《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脚注栏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0-2016    罗氏文学艺术网  皖ICP备16007674号-1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