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章正文
《从“高考”到“国考”》之二:今天,“国考”为何“热”过了“高考”(罗满元)
作者:罗满元    发布于:2020-12-07 11:40:24    文字:【】【】【

罗满元2020/12/07

 

高考“热”了22年后,从1999年起,热度开始下降。一则从这一年起,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并开始高额收费,录取率首次超过50%,这之后逐年上升,到2011年已经达到70%以上——实际可能是90%左右,高考不再激烈,“上大学”不再艰难;二则是国考的兴起和走俏,从1994年国家机关首次面向全社会招录公务员开始,到2005年《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国考逐年升温,2006年开始大热,直到今天,“国考热”依然“高烧不退”。

同样是国家考试,同样是选拨人才,今天,国考为何“热”过了高考呢?

首先,是大学教育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而公务员却越来越珍贵,他们的“铁饭碗”也越来越值钱。当一个中学生不是经过激烈竞争而是“只要参加了高考就能上大学”的时候,当一个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薪酬能够达到一个普通民工的水平就满足了的时候,高考还有多大的吸引力呢?一个大学毕业生又还有多少社会优越感呢?所以近年来不仅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越来越少,而且应届高中毕业生不报考和弃考的也越来越多。而反观国考,虽然几十个人争抢一个职位,但大家总是愿意去激烈角逐,因为一旦把这个职位抢到手,就差不多一生的生活都稳定了。虽然在国外,公务员工作跟其他工作一样,只是一个普通的谋生职业而已,并不算是社会最好的职业。但在中国,公众眼里的公务员,则是一个地位优越、工作体面、收入稳定、不怕生病、不愁养老的高贵群体,当公务员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况且我国的公务员队伍基本是个恒数,每年新进的员额只有那么多,职位多乎哉不多也,何其珍贵!而渴望考取公务员的人又何其多也!所以,国考想不“热”都难!

其次,是大学毕业生的“身份”成了能够参加国考的一种“资质”,大学毕业生的“成分”又完全让渡给了公务员。以前,在各种个人履历表上,都有“个人成分”一栏,只要你是中专及其以上学历,都应该填“干部”,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干部”跟“公务员”是同义词甚至是等义词,不管你在什么性质的单位,两者是相通的,而且“根据工作需要”,是可以不受限制地调来调去的。同时,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的大部分时段的大学毕业生,对分配到国家机关去当公务员并不感到很荣耀,而是更愿意到国营企业、科研单位、大中院校去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深入,随着自主创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随着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随着公务员体制越来越完善,不仅大学毕业生的“出身”只是报考公务员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且如果没能考进公务员队伍,就不再是具有公务员意义上的“干部”了,两者之间已经有了鸿沟或者高墙,有了清晰的界限。所以,相比之下,高考自然成了国考之前的“资格证考试”,大学教育自然成了公务员的“基础教育”,国考自然“热”过了高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国传统仕途文化的影响,今天的公务员在全社会所有职业中依然最受崇尚。儒家倡导的“学而优则仕”一直是中国社会正统、主流的思想意识,千百年来备受推崇,科举制催生出中国传统的统治阶层,深刻影响了国人,国人的“官本位”思想及等级观念非常强烈。很多文学作品将主人公“中榜”为官作为皆大欢喜的结局就很生动地印证了这种文化品性。历史是以往的现实,现实中也回荡着历史的影子。历史之于现实,具体到社会的每个组织机构,譬如企事业单位,常常要求官方或自己认定为相当于“部级”“副部级”还是“厅级”“处级”“科级”,并以此确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具体到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长辈对晚辈“光宗耀祖”的期待,往往就是“做高官”“做大官”。国家人社部对89个城市的一项就业统计显示,公务员职位只为大学毕业生提供1%的就业岗位,但却吸引了46%的大学生的目光。由此可以明显看到,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这种职业取向甚或人生价值取向,依然深受传统仕途文化的影响。今天,我们看到许多考生及家人,对高考依然很重视,但对国考则更加重视。因为他们知道,不参加高考不读大学就不能参加国考,但高考的目标相对容易实现;而不参加国考,就不能成功实现“当官”“吃皇粮”的梦想,但国考的目标相对难以达到。所以,国考的重要性无疑就超过了高考,“国考热”盖过“高考热”也就毫不奇怪了。

 

脚注栏目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0-2016    罗氏文学艺术网  皖ICP备16007674号-1
访问统计